中新网10月24日电 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4%左右。国家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美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22.2亿美元。仅9月份中美贸易顺差就达141.3亿美元,比8月份增加了2.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海外呼声再起。对此,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张二震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明确表示,汇率不能解决国际贸易收支平衡问题,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贸易顺差。
张二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逆差、顺差的经济意义已经改变,逆差不表明“吃亏”,顺差也不表明赚钱。他举了一个广为引用的芭比娃娃故事:中国出口价格为2美元,而进口原材料为1美元,运输、管理费为65美分,中国获得的加工费(工缴费)只有35美分,其在美国国内的售价达20美元。美国厂商获得了主要的利益,中国的收益只有35美分,但2美元的出口额却记在中国的头上。正是这种不合理的贸易统计方法,在加工贸易成为中国主要贸易方式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利益。尽管中国的贸易是顺差,国民收益却未必是最高的,因为加工贸易利润一般只有3%-5%,绝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拿走。
他表示,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通过进出口额来计算国际贸易收支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以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计算或许更为精确。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加工出口产品往往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加工出口国只获得了极为有限的加工费。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在出口国的账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它不仅掩盖了出口国的出口规模后面的真实经济关系,而且扭曲了国际贸易中实际的利益关系。
张二震最后说,汇率不能解决国际贸易收支平衡问题。1985年至2002年,美元一路升值,而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依旧。日元从225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00日元左右兑1美元,也仍然无法改变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事实。这些事实证明,汇率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是单纯的贸易平衡问题,而是世界制造加工中心转移到中国,是全球生产格局演变的结果。如果整个生产格局不发生变化,即使人民币升值50%,中国仍然是贸易顺差。所以,不能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应该用新的思路来解决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一方面,美国应不断放宽或取消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为中国扩大进口减少顺差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应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而不是用贸易�;さ陌旆�、用压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解决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