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九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刘舒凌)二十二日上午十时,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会议发言正式开始。方李邦琴、刘长乐、姜丰年等海内外知名传媒精英先后登台,就大家关心的华文传媒特点与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观点。
美国《观察家报》、《亚洲人报》董事长方李邦琴就华文媒体与所在国主流媒体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美华人对原居地的发展与命运甚为关怀,那时华文报纸几乎都是华人原居地的新闻动态;到九十年代,华侨在当地扎根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华人报纸才一步步和主流媒体接轨,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而拟与当地主流报纸结盟,共创市场。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则重点谈论迅速变动的世界给媒体带来的机会。他说,数字化、全球化下小小的地球村最大的特征是流动,流动的世界带给媒体无尽的资源;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将产生新的文化血型,并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真正的活力。他提出,凤凰卫视的舞台属于华人和华文媒体,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与华人媒体的协作,把凤凰卫视办成一个宽松、宽容、宽广的媒体平台。
北京新浪联席董事长姜丰年说,新浪与很多传统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与全球华人媒体的关系非常密切。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增大,华文媒体必将迎来更繁荣的发展;新浪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跟大家一起来打造美好未来。
《欧洲时报》社长杨咏桔介绍了该报与法国最大杂志——《巴黎竞赛周刊》合作的经验。她说,八年前,《欧洲时报》在进入较快发展时期的同时,意识到创办法文期刊的重要性。通过和《巴黎竞赛周刊》合作,《中国专刊》走进了他们独家开办的发行网。现在,全法有上千家的报亭出售这本杂志,它在其他法语国家的发行也顺利。这比自己闯市场要方便得多。她说,只有和所在国主流媒体合作,华文媒体才能真正把握市场,找到有效的发行渠道。
杨咏桔女士提到的为西方主流媒体记者深入中国各地进行采访牵线搭桥,用蓝眼睛去看真实的中国一事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与追问。在发言后,特别是会议间隙,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西班牙《欧华报》董事长王绍基等各路媒体精英被北京、上海、湖南等各地媒体的记者所包围,再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采访。
今天是论坛的第一天,星岛日报英国版总编辑潘永强、西班牙3E国际集团总裁王绍基、日本株式会社大富董事长张丽玲、菲律宾《菲律宾商报》社长于长庚、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集团主席熊德龙、加拿大《环球华报》社长张雁等总计二十二位代表先后宣讲了论文。